全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启动以来,攀枝花市持续完善公民法治素养需求、供给、实践和落实“四大体系”,奋力推动青少年法治素养实现新提升,工作经验在全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推进会上现场交流。
完善“锚定需求”体系
开展普治需求大起底行动,围绕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的具体问题、现实问题,加强法治需求收集,准确把握青少年法治需求。试点工作以来,开展调研180余次,整理青少年法治需求20余个,梳理青少年法律堵点与痛点52个。
选取3所学校作为观测点,从法律知识、法治观念、法治行为等方面制定观测指标,通过问卷调查、考试测评、案例分析等方法测评青少年法治素养。
根据测评情况,编制开发青少年普法教案和网络课程,采取“国旗下讲法”和“班会法治小故事”等形式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。
完善“加强供给”体系
通过数字赋能、品牌建设、文化熏陶,多元开展法治宣传。打造集法律咨询、普法宣传功能于一体的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,整合全市2687名法律服务人员,474家法律服务机构提供全天候在线服务,强化数字赋能。
深入开展“开学第一课”“青春志愿·与法同行”等活动,培育了“花城法官大手牵小手”“木棉花开”“苏铁花工作室”等近10个青少年普法品牌,实现青少年普法宣传有效覆盖。
强化文化熏陶,编演方言话剧《粉祸》、音乐快板《我为普法做宣传》、说唱舞蹈《奔腾吧!法治中国》、滑稽小品《疯狂蟊贼》等10余部法治文化精品,征集展播微视频微电影100余部,丰富法治文化内容、载体。
完善“推动实践”体系
突出实践导向,将普法融入课堂、融入基地、融入日常。组织开展《法治教育进课堂,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》课题研究,形成初步成果。编排法治体操,编写法治读本,挖掘法治元素,形成“法治教育进课堂”详实教案。
成功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4所,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82所,建设校园法治文化景观87处,组织开展“学宪法讲宪法”“宪法晨读”活动。
充分发挥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、攀枝花市民防宣教中心等7个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,通过旁听庭审、“小小法官”体验、“法治夏令营”等活动深化法治实践,试点以来接待青少年参观者42万余人次。
完善“督促落实”体系
常态化用好普法提示函,把《攀枝花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办法》列入市政府规章立法规划,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考评指标,纳入普法履职报告评议,纳入“八五”普法中期评估和领导干部述法,督促措施不断逗硬。
全面宣传贯彻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等法律法规,推动相关单位履行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和权益保护职责,聚集部门工作合力。
用好市、县(区)普法讲师团力量,配备“法治副校长”154名,“法治辅导员”85名,“法治班主任”1035名,市直属学校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,推动开展对青少年的普法志愿服务2万余人次,2名教育工作者荣获“四川省十大法治人物”称号,工作力量不断壮大。